传拓简介

2025年05月29日 11:22  点击:[]

传拓是以纸紧覆金石器物的文字、图画上面,然后用墨打印;因在传拓过程中有一套技术方法,故名。由于此法主要应用于金石器物上,如拓印碑刻、墓志、甲骨文字、陶器文字、青铜铭文、玉器花纹、瓦当图案、画像石、铜镜、货币、铜器器型等,所以也称金石传拓技法。传拓技法的“拓”是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不同。在“传拓”中“拓”字读tà,拓也作搨。

拓片的类别

【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划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

【秦汉瓦当拓片】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为泥质,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无限复制,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历代砖拓】历代墓葬风俗制度变迁,自秦砖至明砖,成为一个系列。朝代愈短,数量愈少,愈有价值,尤其是有文字、图案者为佳。

【古币拓片】古钱一般体形较小,打拓工具要精致、小巧,成为收藏新宠。

【砚铭拓片】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砚铭属派生物。砚铭内容记录着刻砚者、砚主人、赠砚者、收藏者、鉴赏者对砚的描述、感慨和因砚及人、事而发的感慨。

【汉画像拓片】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其中拓片分为朱拓和墨拓两种,分别是用朱砂和墨汁作为颜料拓印,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而且古代把刚出土的石刻常用朱拓。其拓印形式又分为蝉翼拓和乌金拓。

【碑拓】此乃拓片数量最多部分,涉及历代名碑,是如今书法临摹的主要参照。

【铜器拓片】铜器拓片,是指在铜镜和青铜器的铭文与花纹,而拓印下来的拓片。

【造像拓片】造像拓片,是指在古代石刻造像(多以佛教题材为主),而拓印下来的拓片,是中国传统美术的源泉。

拓片大致可分为两种:干拓,湿拓。干拓、湿拓是针对“上纸”而言,干拓用普通纸、硫酸纸;湿拓用宣纸。

干拓又可分为摩拓、描拓。

摩拓:实物有凹凸的纹路,文字或图案。在上面覆盖一张纸,纸张既不能太光滑,也不能太厚。用铅笔、炭笔、炭条、蜡笔等,也可用彩色的将之拓下。总之,不管哪一种笔,一定要软性的。

描拓:实物表面是平整的花纹或文字,在上面覆盖一张纸,纸张要有韧性且透明,便于描画。以上两种都是简便易行之法,容易掌握,用具携带方便。

湿拓可分为朱、墨两种拓法。朱色高贵、华美、喜庆;墨色庄重、内敛、沉稳。二者区别如下:

朱拓,朱即朱砂,又称辰砂,用温水将朱砂粉浸泡在小碗内,化开后便可使用。也可用朱砂墨研磨。再备一个小碟子和一支干净毛笔,事先把扑子在湿毛巾上拍湿(微湿),再将朱砂用毛笔均匀的涂在碟子上,再用扑子轻拍碟子上的朱砂,拍匀后,就可以开始拓了,反复蘸色、拍匀、上色。一般来说,图案小且精美的砖、瓦,用朱拓拓出的效果更好。

墨拓法有“乌金拓”、“蝉翼拓”、“立体拓”之分。博物馆及考古工地的工作人员则大多用墨拓。

“乌金拓”墨色乌黑发亮,对于青铜器、秦砖、汉瓦、碑刻等都能呈现最好的传拓效果。墨色淡匀如蝉翼的叫“蝉翼拓”,甲骨、扇骨、牙雕、玉雕等则使用“蝉翼拓”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