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周时期起,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步完善,纺织品的名称也逐渐增多,并且逐渐丰富、复杂。 早期的织物名称多为单音节词,后来就在此词的前面加上修饰性词语,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较完整的命名规划,这一起名模式直到今天仍可使用,我们也采用这一命名法作为基本命名法。除此基础方法外,影响丝织物的分类与命名还有“六大要素”:色彩、图案、织造工艺、用途、组织、产地。
基本命名法
地色+图案+技术特征+(用途或其他特征)+品种类名。
其中各项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添加,亦可以省略,如:朱红色杯文罗、黄色中窠双珠对隆绫、大红地孔雀纹织金妆花补罗、茶色地宝相花纹锦、明黄地龙纹孔雀羽织金妆花缎等。
(朱红色杯文罗)
(茶色地宝相花纹锦)
(明黄地龙纹孔雀羽织金妆花缎)
命名要素
丝织品种的分类与命名密不可分,影响分类的六大因素可以从历史上的丝织品种命名根据中看出。
色彩
如:色绢、绯绫、元缎、二色绮等。
(色绢)
(元缎)
图案
如:孔雀罗、灯笼锦、杯文绮、鹿胎缬、间道等。
(灯笼锦)
(鹿胎缬)
织造工艺
如:缂丝、楼机绫、织金锦、妆花缎、织成等。
(明代缂丝瑶池吉庆图)
用途
如:衫缎绫、半臂锦、裙缎、袍料纱、补罗等。
(唐朝半臂纹锦)
组织
如:单丝罗、三梭罗、五丝、八丝等。
(罗)
(南宋 / 黄褐色如意山茶暗花罗)
产地
如:吴绫、蜀锦、越罗、广缎、潞绸、壮锦、司马绫等。
(蜀锦)
(广缎)
(壮锦)
上述诸多因素中特别重要的是组织与工艺,这两种因素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织物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 其余不能按上述六个因素所列名称命名的丝织物, 可依所用原料名称或后加工工艺特征,分别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