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时间:2017年12月18日 浏览人次: 来源:

东西方文化交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内涵,包括文学艺术、科技、医药、宗教、习俗等。如西方的乐舞,从汉至隋唐影响极大,主要有两大乐系:印度乐系和伊兰乐系。两大乐系的乐舞由中亚或印度传人,先在今新疆地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乐舞,再传人内地,称为“胡乐”“胡声”。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汉族的礼乐崩坏,甚至官方的太常乐也杂用胡声。隋唐时胡乐成分更多,就是国家大典、庙祭的雅乐,也杂以胡戎之伎;至于用于宴会、庆典的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中,胡乐占了大半。其后,太常坐、立部伎均与龟兹乐、西凉乐有关。散乐百戏,即歌舞杂技,自汉代以来,西域、天竺、罗马杂技、幻术传人中国内地,历代均有,唐代更盛。唐代软舞、健舞中,大多源于胡乐,最为流行的是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等。上述这些乐舞形象,大多在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皿、壁画、佛座、陶涌等文物上得以再现。还有流行于唐代的马球,即由波斯或吐蕃传人。绘画、雕塑与乐舞一样,内地也深受印度及中亚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人内地,致使内地寺院、石窟寺壁画、塑像带有印度健陀罗风格。唐代京师长安有许多西域画家驰骋画坛。如今丝路沿途存留的众多石窟寺内,保存了魏晋以来的许多壁画雕塑,再现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光彩。西方和印度医药也经丝路传人中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干金翼方》内,也记录了一些波斯、大秦的药方。天文历法如隋代,印度历算书陆续传人内地;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之《大衍历》就利用了《九执历》的某些成果(《大衍历》是唐开元时由印度传入)。

由丝绸之路传人内地的宗教,无疑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及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其中尤以佛教影响更为深远。佛教起源于印度,东汉时由西域传人内地,至唐代佛教逐渐中国化,中国佛教八大宗的六宗均在丝路起点长安形成并传播到全国各地。中国传统的儒学、道教及文学艺术等方面均受佛教的影响。除佛教之外,还有西方不少宗教相继传人中国内地,对内地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如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丝路沿途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关于上述宗教传播的遗址和遗物。中国的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沿着丝路也相继传人西方,如丝织技术、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制瓷等。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传入西域(今新疆地区),大致在魏晋之时。《大唐西域记》《新唐书》及藏文本《于阗国史》等文献记载了丝织、养蚕传入古于阗的动人传说。大约到7 世纪,养蚕、丝织技术才传入欧洲。造纸是中国西汉时发明的,此后通过河西路传入西域,而传入西亚和欧洲是早公元751年由高仙芝率领的唐军与大食(阿拉伯)在今江布尔(怛罗斯)战争,唐军失败,唐长安人杜环是史学家杜佑的族子,他也被俘虏。后来他附商船回国。他所著的《经行记》一书记载了被俘虏期间,在亚俱罗见到绫绸工匠、金银业工匠,最突出的是造纸技术而传。科技史学家英国人李约瑟说“中国的发明曾为欧洲人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有许多被俘虏的工匠(包括造纸工匠)在中亚造纸,一时“撒马尔罕纸”风行西亚和欧洲。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们相继由丝路或海路传人西方,对西方各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英国人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指出:这三大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指印刷术)表明在学术方面,第二种在战争方面,第三种在航海方面,从这里又引起无数的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宗教,任何个人在人事方面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发明更有力量和影响”。至于西方各国各民族的使节、商人、工匠、僧侣等,经过丝路往来定居,因而使各国各族的风俗习惯得以相互传播、相互影响之事,更是屡见不鲜。以中国汉唐时长安为例,当时居有许多西方各色各等之人,于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无不习染西方各民族的特点,唐代尤盛,所谓的胡服、胡乐、胡食、胡马、胡风等,皆主要指西域(包括今中亚、印度等地)各民族之风习。

丝路还是一条民族迁徙和融合之路,几千年来在丝路上迁徙、活动的民族不可胜数,他们为丝路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更有的民族因迁徙而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如由于蒙古帝国的西征,使一批西亚、中亚的戍卒、工匠等迁人中国内地,定居下来,时称之为“回回”。到明代,这些回回娶妻生子,逐渐与当地汉族或其他民族融合,信仰伊斯兰教,形成为今天的回族。

丝绸之路穿越两千年时空,横跨亚欧非十数国,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之路,是沟通亚洲、欧洲、非洲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动脉。它把古代世界的几个文明中心: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联结在一起.通过它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儒教 扶教 摩尼教得以传扬井对亿万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丝绸之路是人类经济、文化交流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