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观”丝绸之路:承载文化软实力的商贸大道

时间:2017年12月11日 浏览人次: 来源:

张骞通西域示意图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日益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而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在两千多年中,通过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也促进了各地的繁荣发展。

丝绸之路最早是由德国舆地学和地质学家,近代地貌学的创始人,旅行家和东方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1833-1905年)提出的。李希霍芬于1860年曾随德国经济代表团访问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在他逝世后才陆续出版完成的5卷本巨擎《中国亲程旅行记》(1877-1912)中,首次将中国经西域与希腊——罗马社会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从此,这一名称便在世界范围流传开来。

追溯丝绸之路的形成,人们一般都把这一功劳归于西汉初年张骞凿通西域。但事实上,早在汉武帝为扫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欲“断匈奴右臂”在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4年)派张骞西通大月氏之前,通过欧亚大陆中部已有断续的商贸往来。只是因紧邻中原的河西走廊地区在先秦时先后居住过塞种、乌孙、月氏和匈奴等部族,汉人无法越过这一由雪峰林立的青藏高原与遍布荒漠的西南部蒙古高原所夹峙的地区,也就不能直接与中亚乃至于欧亚大陆西岸进行贸易。因此张骞凿通西域、以及随后的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才使得通过中亚地区的商旅通畅无阻。自此,中原与西域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丝绸之路正式形成。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片交通路线网,在海上贸易大规模兴起之前,贯穿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道,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世界、波斯帝国一直通往罗马帝国。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抵达各时期帝国的都城。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不止有商队与士兵,还有僧侣与游客、学者与艺术家。在用丝绸连接各地区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与思想。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中西间的经济贸易,更是政治、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大动脉。中国早期的养蚕术、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技术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西域及其更西边的地方性宗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也是从这条路线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早期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大师,或是出生在汉王朝境内丝绸之路上的西域移民家庭,或是以居士身份从西域由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出家为僧的。前者如支谦和法护,后者如安玄。支谦本为月氏人,祖先在东汉灵帝时(168-190年)定居中国,法护则为世居敦煌的月支人。而安玄是安息人,在181年抵达东汉都城洛阳后出家为僧。大概在丝绸之路贯通后的两百年不到的时间,中土已有大量佛经梵本流通,而将这些梵本译为华言的多是这些通晓梵语汉文的胡僧。由此可知,佛教的传入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国威及于西陲的唐代,一些西域或中亚的地方性宗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如祆教(拜火教)、摩尼教和基督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教派)等。在国都长安的布政坊、醴泉坊、靖恭坊、崇化坊和普宁坊等各有胡祆祠一座。此外,洛阳和河西走廊的沙州也有祆祠的记载,可知当时拜火教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兴盛。至今《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颂》还矗立在西安碑林中,记录着唐代基督教由丝绸之路传入的历史。

宗教之外,中亚及西域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饮食、风俗更是浸润入唐代的社会中,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唐代诗人鲍防《杂感》一诗所咏就是反映当时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盛况: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自古以来,作为联系中国内地与中亚腹地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沟通和交流,成就了这一地区特定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当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带动沿途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将文化搭载在这条经济通道上。当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严防死守极端思潮通过这条经济动脉影响我国的政治、文化。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需要在对历史经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