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让丝绸之路更骨感

2019年05月13日 08:26 图书馆网站管理员 点击:[]

“丝路远,长城长,长城脚下是故乡,门前丝路花飘香……”写这组稿子的时候,丝路和长城相融交汇的画面在脑海中立体了起来,以至于刚写出这篇稿子的题目,就突然冒出这句话。在宽阔的戈壁滩,在生机昂然的村庄,在阳光下的城墙根和摇曳着白草穗的烽燧旁,丝绸路上那些驮着丝绸的驼队也许就曾在这里歇过脚、晒过太阳、留下一幕幕难忘的精彩。丝路和长城在我们嘉峪关这块热土上交汇,让人类不同时空的智慧结晶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创造,千百年来成为中国历史的两大标志。它们西行到了河西走廊,一个稍稍偏北,一个稍稍偏南,蜿蜒的足迹渐渐形成一个美丽的夹角,终于在嘉峪关有了一个华丽的交汇。“冈峦重叠截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这是时空的交汇,是历史的对接,更是文化与文明的强力碰撞。

丝绸之路起源于长安,那里是中华主流文化精神的繁衍之地,如陕西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炎帝在此“教民稼穑”、启“日中为市”,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丝绸之路在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厚重底蕴中起步,沿着祁连的方向,一路西行,横穿“控扼制胜”的狭长的河西走廊,在甘肃绵延1600公里,之后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开启了它漫长的文明交往、智慧流通和生态拓展之旅。

与丝绸之路相向相行蜿蜒的长城,呈现另一种雄浑壮阔之气。明长城在这里终止了它的旅途,汉长城继续西行,连续的城墙一直伸展到阳关一带,而烽燧则延伸到了疏勒(今喀什)。河西长城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对促进当时河西地区转变为农业区,为西汉势力进入西域及开辟和保护丝绸之路都具有重要意义。“夫长城者,东趋燕山渤海,起大洋之朝日,西驰紫塞嘉峪,驻雪山之夕阳”则是对明长城的概述。古长城成为新丝路的历史见证,也成为新丝路厚重的倚依。

长城是大地上轮角清晰的脉络,那些风雨中岿然屹立的黄色墙垛,像连绵不断的军阵、盾甲和铁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和文明成果。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丝路是融入,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融入中国。长城是坚守,坚守世界格局中的本民族质地。丝路是开放发展,长城是对开放发展成果的保卫。”漫长的丝绸古道从一开始就是一条开放包容之路,它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与沿途不同地域、不同环境里的风俗习性和不同的民族信仰融汇了起来,形成博大精深的丝路文化,丝绸之路上的每一处遗迹遗存地,恰如长城上的一处处烽燧和墩台,构筑出一条无形的丝路长城。它同时也是一条拥有长城般独立品性之路,它始终恪守着中华民族本土化的东西,始终在坚守中更替和发展。所以,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开拓之初,还是丝绸之路的发展壮大时期,丝路与长城都在开拓与包容之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筑与创建,包容与坚守将显得更加重要。只要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原则,坚守住本民族本土化的东西,才能用长城般的尊严与风骨来弘扬丝路精神,用长城般的伟岸与雄奇发展丝路文化,用长城般的凛然不可侵犯来守护天人合一、纯朴自然的丝路神韵,以此来打通域内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人文圈。

沿着长城的走向,丝绸之路远走异国他乡,把中国人的目光带到中亚、西亚、中欧、南欧,带向世界更广阔的天地中,中华文明与文化从此融进了世界的交响。但丝绸之路不管走多远,总也走不出长城的守望,虽然它已退出了阻挡箭矢和铁蹄、燃放狼烟和烽火的舞台,但它是一座坚守斗志的永恒象征。长达八年的申遗路是一种坚守,每一处的遗迹遗存地是一种坚守,在开放包容中坚守住我们自己的东西,并将之发扬光大,才是对丝路精神与丝路文化的最好诠释。

嘉峪关地处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的交汇处,是古代西域文明、边塞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明等多种文明的汇聚之地,也是现代创业文化、移民文化、中原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坚守与包容的品格更应融入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建设理念、发展理念之中。

新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之路、发展之路、和平之路、共赢之路、安全之路、交融之路。嘉峪关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黄金通道”和“重要节点”城市,许多文化产业已将丝路长城坚守与包容的品格融入建设理念之中,讨赖河畔的“月光楼”聚焦着长城的月色、辉映着丝路的光芒,华强基地的西域之旅、飞行之梦等大型文化创意项目浓缩着长城丝路的超时代气息,“丝路·长城”等音乐文化节跳动出长城丝路动感的乐章。长城丝路交融的这种神韵和精神,无疑为把嘉峪关市打造成新丝绸之路和长城脚下的文化名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也必将为我们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增添靓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