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的人形机器人,距离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多远?在近日召开的一场信息通讯行业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给出了答案,“大概需要5至10年”。
近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封面文章,汇集并筛选了200项“2024年最佳发明”,其中,人形机器人登上封面,被称为2024年最伟大发明之一。
2024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科技界的新热点。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初创公司相继涌现、供应链不断完善、技术层层迭代……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实体,在大模型的催化下,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1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人形机器人真正成为“家庭成员”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仅从成本角度考虑,就是一项巨大挑战。“训练出一个大模型究竟要花多少钱?完整的成本不太好测算,但是算力成本确实很高,而且每年上涨非常厉害。”据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介绍,从算力供给来看,训练一个大模型的成本在一年间增长了9.8倍。在2022年的时候,训练千亿参数模型需要1200多万美元的成本,而下一代模型可能要投入更多。
据许志远介绍,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服务将是人形机器人落地3个主要场景,并且呈现依次渐进落地的关系,1~3年内用于汽车制造、商超补货等封闭/半封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将出现,与我们共处同一环境,可帮助执行家务、助老等人形机器人产品落地可能在5年甚至10年以上。
究其原因,许志远表示,人形机器人在环境适应性、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接受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是通用机器人追求的终极形态。但人形机器人不一定是完全仿照人来设计,因为现阶段人形并不一定是商业化落地的最优解,短期内市场上应该还是存在“主体人形”搭配“定制化组件”,例如腿部采用轮式底盘或轮腿组合,上肢采用机械臂,手部为三指灵巧手或夹爪、吸盘等。
目前,人形机器人仍然不够成熟。硬件方面,头部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品除手部以外,全身有50多个自由度,如果在复杂的环境中行走需要更强大的运动控制能力。此外,电池续航、成本、端侧算力等也是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难题。
许志远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为实现通用机器人打开了大门。目前硬件解决方案基本收敛,但软件算法仍在快速迭代创新,数据稀缺性是机器人能力泛化的关键制约。
“大模型的本质是数据驱动,只有基于庞大的数据量来训练,才能实现智能的涌现。”许志远表示,机器人大模型与这两年成熟的大语言模型不一样,语言模型的数据可以来自庞大的互联网,机器人还需要物理世界中高精度操作数据,这些数据是互联网没有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机器人才能大规模走入我们的生活。
(本文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