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邮政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寄递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邮件快件包装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3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内邮件快件包装物的使用、包装操作和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多位专家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建立健全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过度包装问题严重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日常生活中,收到的快递大部分用的塑料包装,感觉存在许多问题。”来自山西的孙女士是一名经常网购的年轻人,她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一方面塑料袋包装其实对快递的保护力不是很强,有时候会明显看到外包装上有破损;另一方面塑料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快递经常有过度包装的现象。”孙女士说,“之前有一次在网上买蛋糕,寄过来时里里外外包了三四层,有密封袋、气泡袋、冰袋、泡沫纸箱,外面还套了一层塑料快递袋。虽然这是为了保护快递在运输途中不受损,但却导致拆快递的时候很麻烦,拆完后处理快递垃圾也很麻烦。”
孙女士的抱怨并非个例。北京的李先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他觉得快递包装中很多材料不够环保健康,尤其是网购食品时,快递包装的各种塑料、胶带发出的刺鼻气味让人担忧。他建议,针对易碎品可以研发合理的防碎措施,而不应单纯靠增加填充物来防碎。
2020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主任刘洪岩教授介绍说,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大量使用,造成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容量负担,快递包装中塑料包装的污染问题依旧严峻。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第一届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技术专家组成员朱磊表示,虽然目前有许多企业都有能力生产符合绿色标准的包装产品,但一些绿色包装原材料成本比较高,大规模使用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一些企业不愿主动使用,其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梅宏认为,快递包装还存在回收率低的问题。一方面是许多快递材料本身不可回收,且消费者二次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是即使包装物本身易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包装物回收设施设备却并不常见。
刘洪岩指出,包装标准体系不健全,如包装物是否无害化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快递绿色包装国家标准不够完善;快递包装产品规范化水平不高,如随意包装、大箱小用,填充物安全标准不达标甚至是有毒有害;以及电商快递二次包装等,也是目前邮件快件包装存在的问题。
梅宏认为,诸多问题导致快递行业存在恶性循环,环保包装材料的使用和包装再回收工作的成本将大幅提高。
细化包装操作要求强调绿色转型理念
快递包装存在的问题引起关注并非新鲜事,必须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而这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据了解,此前涉及到邮件快件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邮政管理法、《快递暂行条例》、《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
《管理办法》出台前,相关部门陆续出台过一系列文件,如《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
刘洪岩说,《管理办法》出台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侧重对快递行业的运营管理,对产品包装安全和环保要求关注不足。此外,有关包装的各类绿色标准规定散见于各个行业条例之中,但大多是侧重对行业管理,很少涉及产品包装绿色治理。
“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并非一部专门法律法规,在快递绿色包装方面并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在实践中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而《管理办法》的内容相对较全面,并且它属于行政规章,法律层级相对较高。”朱磊说,《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对一些处罚的具体情形和标准更加明确。
在刘洪岩看来,《管理办法》对于建立健全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和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约束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以及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助力作用。
翻开《管理办法》可以看到,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邮件快件绿色包装管理,保证邮件快件包装质量,规范邮件快件包装行为,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和寄递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此,刘洪岩认为,《管理办法》围绕《意见》的原则精神,突出强调绿色转型的理念,在立法目的中明确上述相关规定,确立了邮件快件包装行业绿色转型的根本方向。
朱磊认为,《管理办法》有三大亮点:一是细化了包装操作要求,包括操作规范制定、从业人员培训包装操作方法、包装回收再利用等内容;二是细化了监督管理规定,包括邮政管理部门重点检查内容、具体检查措施、建立包装编码及溯源管理制度,以及组织评估、信用管理,举报处理等;三是在循环包装领域加强了循环包装系统的建设,扩大了循环包装应用范围等。
相互配合协同治理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经过共同努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共商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据悉,此前该项工作今年已再次被列入邮政快递业更贴近民生七件实事。
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侯延波在今年年初表示,国家邮政局将全面贯彻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继续完善与绿色发展理念相适应的行业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大力实施“2582”工程,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与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力争年底可循环快递箱(盒)使用量达500万个、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0%,新增两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管理办法》,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相关主体下一步该如何发力?
“《管理办法》中提到各主体应当遵循的标准大部分都已经制定并公布,且较为成熟,但仍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朱磊建议,细化已有的规定和制度,以便推动进一步的落实。如,完善循环包装标准、建设循环包装信息系统,细化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和标准,加强农特产品包装要求,提高包装智能化水平等。
“《管理办法》的落实不仅事关到包装业、物流业、电商平台、商业组织和其他相关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还涉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协同治理。”刘洪岩建议,相关产业必须以科技为导向,全面提升相关行业的低碳循环化水平,严格落实和遵守《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主体责任;相互协作、成果共享、相关融通,做好各个行业的产业链连接,各个管理部门政策衔接。
梅宏建议,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各相关主体对具体要求的落实情况,对落实情况不理想的或拒绝落实的寄递企业、网店等主体依法依规处罚等。
“落实《管理办法》还需要相关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刘洪岩建议,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对相关违法行为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实施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提高相关行业和主体对《管理办法》的遵守和落实的积极性。
梅宏建议,寄递企业要按照环保、节约的原则选择包装材料,如在包装过程中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处理,在社区设置快递包装物回收点,定期派人回收,实现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等;社会公众寄递邮件快件时主动要求减少非必要包装使用量,接收快递后,拆包装注意保留其完整性,避免包装损坏,方便回收再利用。
“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共商共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快递包装社会治理体系。”刘洪岩说。
(本文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