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贸易呈现增长放缓态势,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下降5%,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则只增长0.2%。但同时,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率高达15.6%。跨境电商也受到高度重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指出要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折射的是中国外贸新旧优势的转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参与全球分工基于非常不均衡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劳动力非常丰裕、其他生产要素非常稀缺。1980年中国劳动力占全球比重高达23%,资本和研发支出占世界比重只有1%和0.5%。这使中国迅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形成比较优势,融入全球经济分工,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是,经过多年经济增长,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已经比较均衡。2022年,中国劳动力、资本和研发占世界比重分别为22.96%、28%和16%,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已经较难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缘由。然而中国也逐渐形成了新的国情,支撑其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让分工本身成为新的比较优势来源。一方面,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提升了国内分工的潜在收益。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极大降低了分工的成本。两者决定中国产生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细致的均衡分工水平。
在此过程中,电商平台成为细化国内分工的载体。各大数字平台竞相将国内产业从地理空间集聚上升到数字空间集聚,分工协作突破地理空间限制,人流与物流纵横交错,各司其事。国内物流业快速发展。从2011年到2023年,我国快递量从36.7亿件增加到1320.7亿件,单件快递成本则从20.65元下降到9.14元,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也从2.7件提升到94件。这充分说明国内社会分工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级。
这种分工细化和频繁协作,极大降低了国内生产综合成本,进而缓解和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减弱。当电商开始从事跨境贸易业务、成为跨境电商时,就可以立刻将这种国内分工细化带来的优势传递到国际市场,并逐渐成为中国外贸的新优势。
中国跨境电商迅速发展,不仅仅是跨境电商本身的成功,更是成为重塑中国外贸比较优势的方式之一。跨境电商平台前端连着国际市场,后端连着中国国内各种新旧产业的庞大体系和集群,通过数字空间把国内的供给与国际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和智能推送,同时带来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跨境电商让中国制造的产品以自身品牌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从制造环节向品牌培育的升级;跨境电商本身参与国际竞争,甚至有望打破全球电商市场现有格局,这本身也是中国外贸优势从制造环节向国际销售渠道环节的迈进。
今后,重视与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要从推动国内分工细化优势加速形成的角度做到如下几点:一是继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大胆创新,形成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促机制;二是深化改革,破除不利于分工的制度因素与安排,破除生产要素跨地域流动的障碍;三是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全球优势资源集结国内,参与国内分工协作。
(本文来源:机电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