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22版《大典》)正式印发。相较2015年版《大典》,22版新增中类5个、小类20个、职业168个,取消中类1个、小类5个、职业10个。诸多变化真实反映了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和开发的重要影响。细究起来,22版《大典》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数字赋能。22版《大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加了数字标识,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同时,22版《大典》还有1个职业小类和7个职业直接冠以数字名称,这些新职业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来的,具有极高的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程度,是职业数字化和数字职业化的结果。数字职业是以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为表征,通过数字劳动体现在数字经济活动中的职业范畴。标识数字职业,能够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赋能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发展,加速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和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二是系统科学。相较2015年版《大典》,22版《大典》基于统一性和灵活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进行修订完善。一方面,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给社会职业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大典》内部分类体系和职业描述信息做了调整修订,使之更加科学系统。
《大典》1999年发布,历经1999年版和2015年版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大类数量和内涵保持基本不变。既往《大典》分类当中对职业链考量有限,有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交叉重复。22版《大典》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建立了清晰的跨大类职业分类体系,让不同职业人员较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二大类的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和五大类的农业技术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二大类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和四大类的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维修人员、人力资源服务人员、碳排放管理员等,形成了清晰的基于专业技术技能差异的同行业不同职业分类衔接体系,极大提升了《大典》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下一步,为提高22版《大典》的应用性,应编写面向不同行业的专题分册,如金融分册、智能制造分册、乡村振兴分册等,直接建立权威的跨大类职业链和职业族,这将提高《大典》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便利性。
三是更体现美好生活需求。比较22版《大典》和2015年版《大典》,其诸多变化中无不体现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性。在医疗卫生领域,新增了呼吸治疗师、医疗护理员、防疫员、消毒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等新职业,体现了人民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化的更高需求。
在健康养老领域,新增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森林园林康养师、民宿管家等职业,体现了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幼小教育新增了托育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职业,社会教育新增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职业,职业教育新增了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和职业技术实训指导专业人员。这些变化,一方面力求缓解多子女时代年轻父母在子女养育过程中的压力;另一方面弘扬了工匠精神,提升技能人才职业声望,更好支撑“技能中国”建设。
在社会服务领域,新增了医保经办专业人员、医疗保障专理员、劳动保障协理员、城市管理网格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辅警、网约配送员、汽车代驾员、验房师等职业,多维度满足人民生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职业分类作为政府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对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次《大典》的发布从短期来看,对更好提升新兴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水平起到积极作用;长远来看,必将对2035年建成人才强国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本文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